洗牙流血連帶痠痛感,洗牙敏感該怎麼辦?

「洗牙流血了,牙醫師也太粗魯了吧」「這次流血還比上次多…還帶有洗牙敏感」牙醫師透過專用儀器為民眾清潔牙齒,稱之為「洗牙」,不過有些人對於洗牙流血、洗牙敏感的真相並不了解..

「洗牙流血了,牙醫師也太粗魯了吧」「這次流血還比上次多...還帶有洗牙敏感」牙醫師透過專用儀器為民眾清潔牙齒,稱之為「洗牙」,不過有些人對於洗牙流血、洗牙敏感的真相並不了解,每到洗牙時候就有著巨大的排斥態度。


實際上,洗牙是個好東西!當你的口腔出現洗牙流血、洗牙敏感等症狀,其實是牙齦發炎的「警訊」,正提醒你牙齒出狀況了。你或許也對洗牙有些迷思,我們將在本文逐一破解!讓你有個正確認識。


洗牙難道非得去診所嗎?跟自己刷牙有什麼差別?

洗牙(Scaling)又稱為「牙結石刮除」,是利用牙科專用器械將牙齒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結石進行大掃除!


在平時,我們使用牙刷早晚清潔牙齒,就算清潔得再詳細,因牙齒存在清潔死角,牙縫與牙齦之間仍有可能沒顧及到,造成牙菌斑牙齦邊逐漸累積形成大塊的牙結石。當牙結石形成之際,會發現很難用牙刷或其他工具將它們剃除,這時候牙醫診所的「洗牙」就派上用場了。


我們最熟知的洗牙方式,是利用超音波震動搭配特殊機頭,可在短時間內將頑固的牙結石徹底移除。


為何要定期洗牙?頻率應該多久呢?

定期洗牙的目的,就是為了移除牙結石。牙結石的存在不利於牙齒健康。原因是,牙結石本身就是一個大塊的細菌結合體,攀附在牙齒、牙齦上,就會對其造成感染,因而產生牙齦腫脹、刷牙流血、口臭異味等牙齦發炎現象,當置之不理、沒有詳細清潔,那麼將有極大的風險可能演變成牙周病!


所以,你應該養成定期洗牙的良好習慣,每半年就到牙醫診所報到,讓牙醫師幫你清潔掉你的牙結石,不僅是牙縫,還有牙齦與牙齒之間,甚至是牙齦內部潛藏的牙結石,畢竟牙結石不單單只會存在你看得到的地方,累積大量可是會蔓延至牙齦內,甚至牙根的呀!


    • 目前,13歲以上一般民眾健保給付每半年洗一次,孕婦則可以每三個月洗一次。

洗牙流血、洗牙敏感代表什麼警訊?

洗牙

「每次洗牙都好痛...還流血」「牙齒敏感到洗牙過程痛不欲生...」或許這是不少人對於洗牙的感受吧,因而對洗牙產生巨大的恐懼與排斥。通常等到牙結石累積到牙齒真的發生病症,如:蛀牙、牙齦炎、牙周病等症狀,才願意到牙醫診所看看牙齒到底發生什麼事。


其實,洗牙流血、洗牙敏感、洗牙疼痛,多半都是因為你的牙齦正在發炎。因為牙結石不斷釋放細菌,身體產生發炎反應,就會有多量的血液在牙齦內,經輕輕一碰觸,血液就流出,造成刷牙流血、洗牙流血的現象


並不是因為洗牙弄壞了你的牙齒。「洗牙傷害牙齒」證實是迷思,儘管洗牙有著高速、超音波的震動,但此種震動並不會傷害牙齒的琺瑯質。


如何減緩洗牙流血的症狀?

每個人洗牙完,通常都有程度不一的洗牙流血狀況,當流血越多,代表你的牙齦發炎越嚴重。一般來說,在洗牙後,也能在家確實刷牙、漱口、牙線清潔牙縫,那麼發炎的牙肉會逐漸消腫,流血、疼痛在一週內就會消退。也就是說,超過此期間仍然有流血、紅腫等情況,就得回牙醫診所釐清原因了。


要避免下一次洗牙大量出血其實有方法。透過每日自己的正確清潔維護,每日至少早晚兩次刷牙,在餐後也有漱口的習慣,那麼就能減少牙結石形成的機會,減緩牙齦發炎、洗牙流血的症狀。


(延伸閱讀:電動牙刷有用嗎?幫助口腔清潔的刷牙神器

更多相關文章

牙齦發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健康問題,但透過正確的護理與治療,可以有效減輕症狀並改善牙齦健康。…
許多患者要進行上顎植牙前,聽到「鼻竇增高術」就感到緊張害怕,別被這個陌生的名詞嚇到了! 「鼻竇墊高術」又被稱為「鼻竇提升術」、「鼻竇增高術」,指的其實都是同一個手術流程,其為一種補骨手術並且成功率高!接下來會為您說明什麼是「鼻竇增高術」以及解答「鼻竇增高術後遺症」、「鼻竇增高術費用」、「鼻竇增高術術後須知」等等疑問。…
「微創植牙」是較新穎的植牙方式,又稱作:不翻瓣手術植牙、無痛植牙或3D定位植牙。 與傳統植牙技術相比,微創植牙不僅傷口小,術後復原速度快。 由於手術傷口小,不僅手術時間短,術後的疼痛感也大幅降低,對日常生活幾乎沒有影響,甚至患者可以利用午休時間完成手術,隨後繼續返回工作崗位,甚至不會被察覺已接受植牙手術! 因為傷口小、疼痛感低以及手術時間短等優勢,微創植牙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青睞! 接下來本文將為您說明微創植牙的手術流程、費用計算以及可能的缺點。…